去年半年报净利下滑逾八成 海信视像怎么了
海信失速,风光不再。
作为中国的彩电三强,国内第一条液晶模组产线即出自于海信,如今的市值却只剩下了不到130亿,较之五年前的风光,坠崖式地跌去了近300亿。海信电器(现已更名海信视像)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实现151.04亿元,净利润仅为6220.55万元,同比下滑81.48%。
海信怎么了?
资本市场是无情的,客观的,更是敏感的。海信市值的飞流直下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它陷于泥淖,缚手缚脚的产品力——那个曾经锐意进取的海信迟钝了,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打盹睡着了。
吴军在《浪潮之巅》一书里写到,“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情,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年到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在海信发展的时间轴上,2007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幸运年。是年9月,海信打破日韩技术壁垒的封锁,正式投产国内第一条自研的液晶模组产线。
技术的进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吴军所判断的那样,海信在接下来的小十年里,一直稳居中国彩电市场前列。
技术决定未来。曾经的海信一定是笃信这一信条的屠龙少年。
然而,尼采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报之以凝视。那个屠龙的少年,在刹那间,海信敲锣打鼓过完了那以为会很漫长的十年。事实上,如果从2015年的市值巅峰来衡量,海信从屠龙少年成为恶龙不过只用了不过八年时光。至此以后,海信的下坠就成为了常态。
然而,有太阳的地方就会有阴影,长时间押注液晶模组的海信,忽略了外部即将到来的LED革命。当旧有的技术浪潮褪去,OLED、QLED乃至Mini LED等技术升级浪潮滚滚而来的时候,海信就像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木匠皇帝,心心念念做着COSPLAY鲁班的春秋大梦,根本听不见,也不想听见二十年前英国人轰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代巨响。
海信手中的那个木工活就是激光电视,一个堪比皇帝新衣的一把手项目。
大明悲歌的奏响,是因为世间已无张居正。当满朝文武都开始学着唱赞歌,哄着皇帝玩儿的时候,还有谁能对此上奏一本:皇上请三思。
据海信自述,激光电视产品是从2004年开始立项,“海信经过7年沉淀,终于雄鸡一唱天下白,“确立了超短焦路线技术路线,并开发出激光器、屏幕等要素”,并最终在2018年推出成型的商用产品。
掐指一算,海信在激光电视上钻研过的这十多年,差不多正是显示产业从液晶跃升至更高技术赛道的时间点。
一句话,因为all in激光电视,海信错过了OLED、QLED、Mini LED等几乎全部的新型显示技术的萌芽期和初创期,造成了其产品“断代”。而海信所押重注的激光电视目前尚未得到获得足够的市场认可,据奥维云网(AVC)发布的《2019中国大陆激光电视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出货量为20.19万台,刚刚跨入20万台门槛,在2019全年彩电市场中占比仅0.42%。与其他品类电视动辄千万的销量相比,更是微乎其微。
是的,市场上的时间窗口不会因为海信在技术上的迟滞而停留等待,以致于当海信近期以补锅匠之态推出的叠屏电视,因为技术立场不够鲜明,市场反应一直不温不火,在京东上的购物评价不过几十条,和动辄数万条反馈的其它电视相比,不夸张地说,毫无立锥之地,甚至连自家的激光电视都不如。
技术浪潮一浪快过一浪,一招棋错,满盘皆输。海信近五年来不断下坠的市值足以说明一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海信的激光电视在心心念念十多年后,迎来的却只有一记来自市场的响亮耳光,脑瓜子被打得嗡嗡的那种,闭门造车十数载,甫一出山就弄个二十多万台的年销量,搁谁家都得脑瓜子嗡嗡响。
激光电视,行也不行
坦率地说,激光电视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时光一直停留在2004年,激光电视会是彩电市场上绝对的霸主,类似霸王龙的那种。
只可惜当侏罗纪过去,新物种降临,催生万物,霸王龙引以为傲的粗壮身材反而成为了累赘。当OLED、QLED纷纷完成产能换挡,七八十吋的电视机只需要一万出头的时候,售价数万、需要专人调试安装、亮度不足、菲涅尔幕布售价不菲、后期耗材费用巨大的激光电视又拿什么去和那些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正经电视屏幕相比呢?
不管激光电视套多少马甲,始终摆不脱投影的本质,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激光电视的画面都是通过反射而来,和直接显示图像的电视机相比,无谓的能量损耗必然很大。
打个非常恰当的比方,激光电视就像慈禧太后坐的那个汽车,明明踩下油门就可以奔驰了,她却觉着前面坐个驾驶员是对她的不恭敬,非要用宫里的宝马拿缰绳拽着走。
在大屏幕电视售价动辄十数万的年代,通过投影这种大费周章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对于大屏的向往,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得意的事情。可是如今已经2020年,大屏电视的价格已经从头顶直接砍到脚踝了,还来投影,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而且,当大屏电视普遍实现了4K,开始向8K跃迁的时候,激光电视还得靠“抖”去实现伪4K,通过XPR技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抖动技术,将1080P的一个像素点通过四次快速抖动变成四个像素点,以达到4K画质像素点的要求。
如此一来,激光电视的画质也就可想而知了,不管这个像素抖多快,它始终是伪的。就像知乎大V蓝大仙人所言,售价2万左右的激光电视,实际效果比液晶电视中的低端机还要低。你对它的画质还能有什么奢望呢?“更为神奇的是,低亮度这个致命硬伤,通过营销,竟然变成了护眼,缺点秒变优点,还能拿出来宣传一波,666。”
当然,关于激光电视种种来自侏罗纪时代的致命缺点,并非本文所要叙述的重点,因为我相信只要是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明白能量只要传输就会有损耗,投影更是如此。有车不开,非要用马去拉,这种骚操作,只能报以手动微笑了。
另外,激光电视的所谓护眼更是无从谈起,长时间观看低亮度的画面,更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小实验,大道理不聊,就说小时候做作业吧,昏暗的台灯是不是更容易让你的眼睛发干发涩?激光电视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子曰,道不孤必有邻。在激光电视这条赛道上,和海信同行的,现在没有一个是头部的竞争伙伴。当你的对手都散去了,很可能不是因为你是对的,而是因为别人看到了更宽广的康庄大道。
这道理,海信不可能不懂,只是,它为什么会依然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呢?
激光电视,不行也行
当一辆跑车冲出公路,一头扎进了绿化带,驾驶员是不是应该负全部的责任?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也许驾驶员的方向盘一直被握在后座的老板手中。
2019年初,在海信电器董事长任上刚满三年的刘洪新提出辞职。作为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拥有数十年资历的老海信人,刘洪新从此与公司一别两宽。在此前的诸多采访中,刘常常被认为是海信的少壮派代表。
巧的是就在刘洪新提出离职前十几天,原海信电器总经理田野也提出离职,半个月内董事长和总经理先后换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海信的内忧。
刘洪新在任期的三年里,海信一直高举高打,但是业绩却每况愈下。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17.59亿元跌至2017年的9.67亿元,又跌到2018年的3.92亿元,同比跌幅分别为45.05%和59.40%,堪称“跌跌不休”。
从近几年财报来看,海信的业绩已经陷入困境,2014-2018年度,海信的营收增幅均为个位数,到2019年三季度(全年报尚未发布)更是变为-2.91%,为2003年以来最差表现。
外界猜测,刘洪新和田野相继辞职,与2018年度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密切相关。
事后来看,刘的离职应该是非战之罪。刘就好比是二战时日本海军大和号的舰长。当美国人像下饺子一样的狂造航母的时候,天皇却交给他一艘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庞大战列舰,而任务是击沉美国的大航母。
用上个世纪的坚船巨炮去与漫天飞机的航母对抗,对于刘洪新以及后来的继任者来说,那只能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大和号,造价不可谓不大,几乎搭上了日本能够调动的全部资源,以致于日本陆军因为嫉妒而引发的反对声浪几乎要把天皇的会议室给掀翻了。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大和号在经过四年的建造后下水了。然而四年时间,对手的“武器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时代背离的大和号,服役不久即被击沉,连个背影都没有留给时代。
激光电视是不是大和号,事情还没盖棺之前,无法做定论。但是对于许许多多投资了海信的股民来说,谁在坚持让大和号下水,是必须要深究的问题。是谁让行也不行的激光电视在海信内部变得不行也行,成为了谁也无法触碰的公司敏感红线,一再与先进的显像技术失之交臂。海信公司的内部纠错机制是否已经失灵,公司对于市场的走向是否已经无法提供正常判断?
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激光十四载。失速的海信,年销量不过二十万台的激光电视只是果,公司内部的纠偏纠错机制失灵才是因,而这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内部的噤若寒蝉无异于是阿克琉斯之踵一样的致命伤。当跌去了300亿市值,海信内部谁还敢去揭开这个真正的因——让满朝文武有勇气奏一本:皇上,激光电视还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