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落地龙华 孵化近20家企业

“全产业链基地”“‘一站式’孵化转化服务”“专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在龙华区银星科技园的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记者看到,会议室、路演室、学术报告厅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数间宽整洁净的实验室由连廊串联起来,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们正在其间,埋头攻克技术堡垒。

自2019年12月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落地龙华以来,该基地已经引进大量人才,并孵化了近20家企业,其中有4家拿到社会性融资,1家获得国高资质认定。

搭平台、聚人才,提供“一站式”多维度孵化转化服务

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于2015年1月成立,是由深圳市政府批准注册的新型二类事业单位。研究院聚焦抗重大感染疾病和抗肿瘤两大领域,定位为兼具教育、交流、服务和基础科研等公益性功能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综合性研究单位。

为促进生物医药科研项目的研发成果迅速向产业转化,2019年12月,研究院联合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机构,发起设立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整合生物医药研发产业链所必需的CRO/CDMO(医药合同研发企业/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公司以及创投机构,为龙华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项目提供一站式孵化转化服务。

“相较于其他行业,生物医药呈现出三大特点:资金投入大、风险性高、研发周期长。”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副院长麦家超表示,在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生物医药团队获得独立实验空间及相应的办公室配套设施,还有协助团队设立公司、专利布局、管线推进、临床注册申报、生产工艺研究、对接社会创投基金等服务。

生物医药作为人才创新驱动型产业,优质人才也是入驻生物医药团队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院已建立起从院士、高层次人才、博士后人才以及研发技能人才组成的人才梯队。其中博士后作为生物医药研发重要的中坚力量,基地提供人才住房、协助申请政府福利等多种服务。持续大力招收博士后,目前已有18名博士后先后入站参与研究,为孵化企业培养输送科研骨干型人才。同时,今年基地新获得深圳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认定,基地博士后站点资质得到全面升级。

为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降低实验研究资金成本,研究院还牵头组建霁因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目前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已建成包括实验病理平台(与深圳赛赋共建)、分子生物学成像平台、基因定量分析平台、浓缩制剂平台、显微影像平台、纳米级纯化平台、免疫分析等七大平台。中心管理团队由设备设施专员、耗材采购专员、技术服务专员等8人组成,为基地入驻企业提供设备共享及检测分析服务。

记者了解到,霁因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还配置了徕卡DMi8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多种大型设备,能够为基地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仪器共享服务。此外,中心定期开展仪器应用、实验室安全、前沿技术推广等培训,以实现大型仪器共享、前沿技术交流、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物医药早期项目推进效率的目的。

孵化服务为初创企业插上成长“翅膀”

作为龙华区首家重点研发机构,龙华区政府在场地租金、运营经费、科技项目配套及研发投入,均给予霁因生物大力支持。通过引入科学家团队及生物医药转化项目,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大湾区)基地的转化模式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2019年入驻银星科技园以来,基地已孵化了赫兹生命、载愈生物、珈钰生物、宁聚生物等近20家企业,其中有4家拿到社会性融资,1家获得国高资质认定。

“但同时我们看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发展生物医药绝不能单打独斗。而CRO、CDMO作为医药研发的重要一环,建设相关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发展‘串点成线’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助力龙华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麦家超认为,根据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发展经验,建设一站式、大规模专业服务平台能够起到显著产业促进作用,有助于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CRO/CDMO平台建成后将向产业界提供药物靶点筛选、动物实验、定制化生产等全流程服务,可以有效将各个产业研发主体链接到一起,全面驱动龙华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记者 白念平)

关键词: 霁因生物医药转化基地 新型二类事业单位 生物医药科研项目 人才创新驱动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