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看点】【大美中国】从“三岔口”走入“都市桃源”
【大美中国】
(资料图片)
千米桃柳堤,万株桃花竞相吐蕊展颜,在深红与浅红里,明媚着整个春天。这里是天津市红桥区北运河畔。这里也是子牙河与南运河、北运河的交汇处,约定俗成称为“三岔口”。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城。有书记载:“金代以前,渔民、农夫和晒盐工们聚集在三岔河口形成了自然的村落。金、元时期,需要从南方走水道,运输大批粮食以维持运转,史称漕运。”作为大运河北端唯一一座依河傍海的城市,三岔口在漕运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汩汩流淌、奔涌不息的运河水,不仅滋养着一草一木和两岸人民,也见证着这片土地几百年的时光变迁。
“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元代诗人张翥的生动描述见证了这里的繁荣。随着海运漕粮发展,水旱码头、物资交流、五行八作在三岔河口兴盛繁衍,这里形成重要的商品物流集散地、漕粮转运枢纽、水陆码头和繁华市镇的综合功能。金、元、明、清四代的天津衙署都坐落在这一带。南运河边天子津渡遗址公园里,那块“天子津渡”的景观石更是再现了燕王朱棣在此渡河南下的史实以及“天津”城市之名的由来。
往来的盐粮、热闹的市井、兴盛的城镇,拉动了政治、经济与商贸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勃兴,也积淀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天津最古老的商业第一街、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等均由此诞生。
运河奔腾,水光潋滟,川流不息的三岔河口见证着历史风云际会和城市日新月异。
如今的红桥,虽已不见来往繁忙的船只,但熠熠生辉、厚重多元的运河文化和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运河精神始终引领着城区前行。
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存、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商业、工业、教育基因,这里正成为一方宜居宜业宜学宜乐宜养的“都市桃源”。
让所有百姓都能跟上时代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在红桥开花结果。130年“渔村”13天退出历史舞台,城市“疮疤”蝶变生态福利;全区累计棚改73.77万平方米,超15万群众出棚入楼,彻底改善生活环境,几代人期盼已久的安居梦终得一朝圆。
让便捷交通成为撬动城市发展的杠杆,以高铁“快车道”成就发展“加速度”在红桥全力推进。天津西站枢纽优势为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有效支撑,从“轨道协同”到“产业协同”,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蓝图正在铺开,站产城融合发展走向深入,数字经济、工业软件新浪潮,为这里带来无限商机与活力。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以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衡量工作实绩在红桥融入日常。从改扩建基础教育载体到合作兴办优质中小学,从养老床位数超国家标准到老人家食堂全覆盖,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送岗位送培训精准促就业,从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到改造休闲健身场地……这里一件接着一件办的民生实事带着温度、暖着人心。
让热腾腾的烟火气充盈市井坊间,快节奏都市生活中难觅的悠闲与惬意在红桥触手可及。到“饕客圣地”西北角吃碗刚出锅的“嘎巴菜”,咬一口香甜酥脆的糖果子;在谦祥益文苑听一段逗趣相声、尝一道清茶苦甜;复兴路上打卡百年老字号,品味舌尖上的非遗;陆家嘴、水游城里逛逛潮牌商店、网红书咖,玩转时尚潮流。看得见的老城记忆,有滋有味的寻常时光是这里最美的底色。
四季更迭,北运河畔桃花依旧;岁岁年年,“桃花源”中人面已新。驻足这方蓬勃奋发的热土,三岔河口舟楫辐辏的嘈杂仿佛刚从耳畔远去,三河五岸活力涌动的时代长卷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