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假期不休息 | 给自己找“麻烦”的烘焙选手,每天和面包杠上了

五一假期,何宇找了一个陌生环境练习烘焙技能。

作为第一届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还有两周就将参赛,他说:“比赛机会非常珍贵,就算少吃一顿饭,也要打有准备的仗。”


(资料图片)

5月16日,来自静安代表队的何宇将参加烘焙项目比赛,陌生环境将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比赛前何宇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

离开熟悉的环境,何宇(右)找了一家培训学校进行练习。

以前在学校比赛,原料有专业团队把关,不用操心。这次何宇自己买面粉试配方,试做两个星期,面团的状态都不对。经老师指导,确定粉的熟成度不够,需要放一段时间。其次,比赛提供的烘焙设备都不是平时熟悉的操作方式,包括温度和湿度,需要接触不同的设备积累经验,这也是他找陌生环境训练的原因。再次,比赛的时间为7个小时,加之有的设备需要两位选手共用,练习时他选了一个离烤箱最远的操作台,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把整个制作过程控制在6个半小时之内。

面粉的熟成度不够,何宇只能借用学校的粉。

选择的操作台离烤箱稍远。

为了节约时间,何宇移动时基本小跑。

指导老师、中焙职业培训学校姜寨华介绍,何宇不是一个新手,他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操作层面不需要担心,只要把注意力放到每件作品上,比如控制好面包的风味;比如原材料变化,怎么迅速调整,以及掌握好时间。比赛比的是心态、细节和稳定性。

面皮开酥。

擀面杖可以自己准备,何宇特地挑了一根偏长的,一次可以擀两个,节约时间。

面团在手中重复着分割、搓圆、整形、排气的动作,何宇在烤箱、冰箱与操作台间移动,一环紧扣一环。

下午1点,“赛程”才过半,面团在手中重复着分割、搓圆、整形、排气的动作,何宇在烤箱、冰箱与操作台间移动,一环紧扣一环,争分夺秒。这个时间点大部分面团还在醒发中,操作台上计时器不间断发出催促声,哪怕有一点空闲,他还要穿插清洁工作。直到最后一个小时,第一批法棍成品出炉,晾凉半小时后,何宇闻了闻,敲一敲,又切开尝了尝,心里有了数。

辫子面包作为烘焙项目比赛内容,何宇要编五股和六股两组。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时,六股变五股,到最后发觉多了几个面团,虽然决定冒险拆面团,但时间非常紧。何宇想要多练练,这次不能再错了。

酥性面团制作,比酥皮层次丰富且清晰,就算练习,何宇要求自己做到顶级12层。

出炉的羊角面包,12层做到了。

最后一个小时,第一批法棍成品出炉。要让评委品尝到最好的风味,是面包出炉半小时左右,所以时间上何宇还要再盘盘。

比赛前1个月,何宇几乎顿顿吃面包。他有个习惯动作,就是发呆,他称这个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面包。

跟厨师做饭一样,何宇说连自己做的面包都不吃,就很难做出好吃的面包。所有的面包陆续出炉,一天的训练接近尾声,他也不知不觉站了7个小时。

做面包像照顾孩子,细心,温柔,更要有耐心。从打面到烘烤,就像孩子成长的过程,看到满意的成品很有成就感。每次训练,他都会当作最后一次做面包,把产品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一站就是7个小时。

手上有不少烫伤的痕迹。

从打面到烘烤,就像孩子成长的过程,看到满意的成品何宇很有成就感。

这个五一节拼了,压力很大动力也很大,何宇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五一假期他拿到了比赛服,将要代表静安出征。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蒋迪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