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外交视界 | 尼日尔的严酷自然环境

作者:邢耿1960年调入外交部,自1964年起一直从事对非洲的外交工作,历任驻刚果使馆三秘、驻加蓬使馆二秘(期间在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使馆协助建馆工作半年多)、外交部非洲司处长、驻科特迪瓦使馆参赞并建馆、驻尼日尔共和国大使(1985.12-1990.2)、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大使等职。


(相关资料图)

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和撒哈拉大沙漠的南缘,是一个内陆国家。其地图形状犹如一条巨大的罗非鱼,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静静地从它的西南“尾部”穿过,在尼日尔境内长约550公里,尼日尔的国名就是由这条河名而来的。

• 尼日尔共和国首都尼亚美

尼日尔国土面积为126万多平方公里,比我国的西藏自治区稍大,但占全国面积60%的东北部地区是终年无雨、荒凉和炎热的茫茫沙漠,约占全国面积30%的中部地区是半沙漠游牧区,只有约占国土面积10%的东南部乍得湖盆地和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是农业区。

尼日尔国旗自上而下橙、白、绿3个横条即代表尼日尔的自然地理状况:橙色象征北部沙漠,白色和横条中央一个橙黄色的太阳象征强烈的日照,绿色象征南部热带森林、草原和农作物。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有西非“火炉”之称。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基本属于撒哈拉型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0°C以上。首都尼亚美更被称为“奇热的都城”,年平均气温为28.9°C。4-5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空气很干燥,白天气温可高达50°C,在中午炎炎烈日下更可高达60°C以上。

有一本小册子中介绍:汽车停放在阳光下,金属门把就像火烧过一样,如果不戴手套去开车门,手一下子就会被烫起泡。坐车出门,即使车内没有空调设备,车子开动时也最好别开车窗,不然阵阵灼热的风迎面扑来,会使人感到犹如置身在鼓风炉口,火辣辣的,十分难受。

入夜,气温虽有所下降,但大概也有35°C-36°C,室内如果不开空调,就像睡在炉膛里一样。在这个季节,蚊蝇似乎都被热死了,很少见到,加之天不下雨,蚊蝇失去了滋生地。好在这里湿度低,比起西非沿海国家的湿热要好受些,身上的汗一出来就蒸发掉了,不会粘糊在身上。

但每年6月和10月,正值雨季的两头,空气湿度升高,雨水则欲下不下,这是一年中闷热得最难忍受的时候。7-9月是雨季。由于下雨,炎热的程度有所缓解,尽管湿度很大,夜间蚊子和昆虫多,但人们仍觉得相对比较舒适。

11月至翌年2月,是尼日尔旅游“黄金季节”。天高气爽,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在首都尼亚美各大旅游景点,游客如云;各大旅馆、饭店,生意兴隆。1月和2月是全年最凉爽的时期,夜间气温可低至10°C以下,睡觉得盖毛毯,中午气温则仍可达25°C左右。但是,尼日尔人不大喜欢这个季节,因为这时候他们特别容易生病。

干旱少雨是尼日尔气候的另一大特点。全年除7-9月雨季外,全境基本无雨,即使有,也只是在3月时下几滴,当地人称之为“芒果雨”。雨季大都是时隔几天下一场雨,且多系雷阵雨,雨过天晴,极少阴雨连绵的情况。降雨量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部苏丹草原区降雨量600-800毫米;尼亚美为600毫米;中部萨赫勒地区年降雨量大约200-500毫米;北部撒哈拉区几乎终年无雨。

水在尼日尔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区,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百姓迎接政府官员和贵宾的最高礼节,就是敬献一瓢从深井里打上来的水。由于严重缺水,人们常年不洗脸、不洗澡。有人说“尼日尔十年九旱”,这一点都不夸张。靠天吃饭的农业几乎年年歉收。每当干旱肆虐,赤地千里,连偌大的尼日尔河也竟然断流!

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大量放牧和砍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尼日尔沙化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尼日尔代表处提供的资料,撒哈拉沙漠年均向南推进6-10公里。出了尼亚美城北上,便看不到多少树木,到处是赭石和黄沙。烈日当空,行车途中很难找到可以遮蔽阳光停车小憩的树荫。仅仅在短暂的雨季来临时,荒凉的沙土地面才泛出点点绿意,构成一年一度的“春天”。

• 尼日尔的农民正在开垦田地,为即将到来的雨季做准备。

尼日尔政府每年在雨季到来之际,号召和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国家元首还亲自带领军政官员率先垂范。但因缺少雨水,树苗成活率很低。而将近98%的城乡居民做饭都烧木柴。为此,全国每年要烧掉木柴约200万吨,几十万公顷土地的林木被毁,从而加剧了沙化程度。

沙化使草原和牧场面积不断缩小,严重影响牧业(国家经济第二大支柱)的发展。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干瘦的羊群找不到草吃,而在吃小树的树叶、嫩枝以至树皮;低矮的小树叶和树枝被吃光了,羊便使后腿站立起来,同时使劲伸长脖子,才能吃到高一点的树叶和树枝,或把前蹄搭在树干上啃吃树皮;能够得着的树叶、树枝和树皮被吃光了,就吃游人扔掉的塑料食品袋,等等。

蝗灾在尼日尔频频发生。笔者曾目睹蝗祸的惨烈。蝗群飞来,呼呼有声,铺天盖地,所到之处,转眼之间大片作物禾苗被一扫而光,甚至连小树嫩叶也被吃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行车在尼亚美街上,蝗虫像大雨点般纷纷扑打在挡风玻璃上,密密麻麻的蝗尸遮住视线,不得不开动雨刷子不停地清扫。

蝗群过后,房顶上、院子里,遍地爬着、蹦着黄绿色和黄褐色的蝗蝻。蝗虫种类很多,危害最大的是飞蝗,个头大,飞翔力强,繁殖率高。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在尼日尔的农科所专门研究防治蝗灾的办法。一旦发生灾害,尼日尔便全国动员,军民一齐出动灭蝗。主要办法是根据蝗虫的繁殖特点和习性,消灭飞蝗的发生基地,在蝗蝻未长大起飞前,用飞机或器械喷撒药粉,撒布毒饵或组织群众挖沟掩埋、火烧和扑打等。

•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遭遇严重的沙尘暴

从每年11月到来年4月,在尼日尔还常出现一种大气灾害,当地人称之为“干雾”。它实际上是由极细小的粘土和砂土微粒构成的,浮尘密度很大。每当撒哈拉沙漠地区发生沙尘暴,这种土黄色的“干雾”便乘着这期间常刮的哈马丹风(一种撒哈拉沙漠的干热气团),自东北向西南移动起来,很快就到达尼亚美一带。

“干雾”袭来,天昏地暗,混沌一片,能见度极低,几十米外的景物都看不见;空气充满呛人的气息,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在“干雾”笼罩下,人们若在室外呆上十几分钟,浑身上下就会被染成土黄色,跺跺脚,沙尘便会纷纷泻落。

这种“干雾”常常一连几天都不消散。到这种天气,飞机无法起降。尼日尔人也最怕它,因为“干雾”一来,植物枯焉,人、畜被弄得萎靡不振,上呼吸道病、麻疹和脑膜炎等疾病也随之传播起来。

尼日尔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它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确实远不如西非许多沿海国家。那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常年到处有野生香蕉、芒果、椰子、猴子面包果,等等。人们饿了可以摘这些野果充饥,渴了有甘甜的椰子水喝,虽谈不上生活得好,但总不至于饿死、渴死。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一位领导人曾自豪地给笔者讲过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他们那里有两位老者在路上相遇,便在路旁坐下闲聊起来。当他们起身道别,准备各自继续赶路时,发现他们所持的两根拐杖已经在地里扎根了。这当然是个神话,但它说明该国的自然条件之优越。然而,尼日尔没有这样好的条件,有的却是酷热、干旱、风沙、灾荒等。正如尼日尔朋友所说:“在尼日尔,你若不辛勤劳动,就只有饿死、渴死!”

尼日尔人民在如此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为求生存和发展,长年累月与天地搏斗,努力征服和改造自然。正是这样严酷的环境造就了尼日尔人民勤劳、淳朴、勇敢、顽强和艰苦奋斗的性格。

-End-

文字 | 《西亚非洲》

作者 | 邢耿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