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作家看郴州丨探寻文化之根,守护中华之脉,此行永不止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袁思蕾 唐雨欣 胡邦建 郴州报道
从郴州市区出发,往东南方向,车行一小时有余,湖南省第十四期专题文学(散文)研讨班暨“郴州古村落”文学采风团来到最后一站——汝城。
采风现场。
采风现场。
当“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瑶族村,真实展现在眼前,你不光会被接力讲述军民雨水情的那位老者及其所讲述的往事所吸引,吸引你走进并想要一探究竟的还有这里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存理念的古村落。
小巧古朴的古民居,外形方方正正,街巷道路横平竖直,屋前屋后种植的草木植物点缀其间,淳朴的村民沿路叫卖着,摊位上那些当地盛产的土特产也能让人驻足一二,时光交错于此,让你想起了如今现世安稳的背后,曾有一段惊心动魄又足够暖心的往事就发生在这里,不觉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采风现场。
采风现场。
尔后的行程中,汝城濂溪书院、理学古镇、金山村一一向我们展露真容。一路上,大家边走边看,边看边听,在当地成长起来的讲解员细致讲解其中所蕴含的理学文化、祠堂文化,声音中透着专业,更有自豪。
午后的濂溪书院内,作家们齐声诵读起《爱莲说》;理学古镇内,一群退休老人组成的民族乐队正在演奏《十送红军》;金山村中,村民们忙着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制作糍粑……这些画面和声音,成了这趟行程中颇具意外之喜的存在。
采风现场。
而金山传统村落间,叶氏家庙(敦本堂)、卢氏家庙(叙伦堂)、李氏家庙(陇西堂)等数座古祠堂的出现,则为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使得我们可以在一砖一瓦、一檐一柱一门一窗间,还原以血缘、宗族来维系传承的中国传统社会生活面貌。
采风现场。
采风行程至此,郴州古村落已在心中烙下深深印记。心中感慨,虽是初见,却觉相见恨晚,这里的一切,似在证明,探寻文化之根,守护中华之脉,永远不会止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