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大干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郑州都市圈:高扬“郑龙头” 携手再出发

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大干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系列报道

第一篇章:抓机遇 破难题 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中篇


(资料图片)

郑州都市圈:高扬“郑龙头” 携手再出发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之后恢复经济、推动发展的紧迫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全面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全市经济运行快速恢复、快中向好。

8月18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科技创新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突出“发展要上去、质量要提升、社会要稳定”,补短板、固优势,稳增长、促转型,去风险、保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红、全年稳”。

本报推出“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大干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系列报道,围绕下半年全市重点工作进行深入采访,对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作做法、工作成绩进行梳理和盘点。

8月1日,郑开城际铁路开封站侧式站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郑开同城化进度再迈一大步。郑开城际铁路是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主骨架之一,是郑(州)开(封)兰(考)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对于打造郑开半小时经济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月24日,郑州开封两市政务服务实现跨城通办。“郑好办”牵手“汴捷办”,构建郑州都市圈“一网通办”平台又向前迈进一步。

去年6月,高新区与兰考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郑开同城化合作项目之一,两地将立足各自区域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探索高新区与兰考县交流合作新模式,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典范,助力郑开同城化。

…………

近年来,按照国家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郑州高高扬起都市圈龙头,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周边城市积极对接,奏响区域协同发展的铿锵乐章。

郑开城际铁路是连接郑州、开封的重要交通方式,对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有重要意义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郑州都市圈“龙头”扬起来

作为郑州都市圈“龙头”,郑州始终牢记使命担当,加速龙头高高扬起来。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08.6亿元,半年经济总量首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6.3%。

全市上下以“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新动能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制造业对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产业拉动有力。

重点领域投资不断加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1%,拉动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2%,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在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带动下,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5.7亿元,同比增长6.3%。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动能加速集聚,“曙光8000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项目成功签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47.2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65%。

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郑开同城示范带动走前头

5月份“郑好办”和“汴捷办”的牵手,在带给两地百姓便捷实惠的同时,也成为郑州都市圈发展建设的重要事件。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实质性推动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重要举措,将为后续其他城市的互认互通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郑州都市圈建设,示范带动为主要路径。郑开同城走在了实践探索的前沿。郑开政务服务跨城通办,不仅是两个城市间融合实践的一大步,更将为下一步都市圈城市间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提供模版和范例。

来自市发改委的信息显示,郑开两地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配合省发改委启动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制订了《两市共同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谋划提出了轨道交通K2快线建设、复合型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兰考郑开同城特别合作园区建设、公共服务跨城通办等10项近中期标志性事项;高新区与开封兰考县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飞地园区”项目、农光互补中原氢能走廊兰考基地、兰考县与河南太龙战略合作等项目集中签约。

郑开籍ETC小型客车在郑开兰高速间指定站点实现免费通行,郑开旅游年票于2022年10月8日启动发行。郑开(兰)间交通优化、轨道建设、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铺开,两地加速实现互促共进、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共赢发展。

都市圈就是“朋友圈”

围绕规划引领、交通先行、生态为基、产业协同、示范带动,郑州都市圈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加速推进,郑州与都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我市会同省发改委编制《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和生态、交通等专项规划以及郑新、郑许、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签署郑开、郑新、郑焦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和郑焦产业、旅游、养老、人才、卫生、干部交流等专项合作协议。制定实施《关于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实行互认互贷。

完善郑州与周边城市“3+3+4”快速交通系统,即郑州与周边城市不少于3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4条国省干线道路。推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五网融合”。截至目前,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郑许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通过竣工验收,郑开、郑焦、郑机城际开行车次进一步加密,机西高速二期、开港大道、许港大道等一批城际快速通道相继建成。

加快沿黄生态带规划建设,基本建成惠济至开封界沿黄大堤复合型生态廊道和S312生态廊道市区段,推进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南水北调干渠等沿河沿路生态廊道绿化,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构建与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支撑保障体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断优化都市圈内水资源统筹配置。

郑开科创走廊、开港、许港、郑新、郑焦等重点产业带加快规划建设。绿博大道沿线汽车制造、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聚集,黄河北岸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枢也正在形成。焦作武陟、许昌长葛、新乡获嘉等郑州周边10余个智能制造装备、都市食品、现代物流、新型显示、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正加快构建。

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