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资讯】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隆重开幕


(资料图片)

5月12日,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河南郑州隆重开幕。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多家国内文博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共同聚焦新时代新使命,谋划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思路新发展。

本届论坛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这一主题,广泛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着重汇报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考古新发现,探讨其背景、契机及其演进规律,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系统地、深入地、全面地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旨在阐明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理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关键所在,认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天下文明”体系的核心线索,复原我国古代文明历史,进而探讨世界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中华文明的多重阐释,力求将中国文明探源研究引向深入。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主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代表,河南省、郑州市考古机构有关负责同志,相关机构从事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有关媒体代表参加开幕式。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在开幕式中致欢迎辞,他指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地之中”,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保有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薪火相传、传承有序的完整发展脉络。目前,郑州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项89处,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在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9个项目中,郑州占5个;先后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4项;入选历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5项。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彰显了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阎铁成在致辞中表示: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评出的240项年度重要考古新发现中,郑州有15项入选,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一位。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将继续以此为平台,加强与中国考古学会及各有关学术团体的合作,积极组织和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促进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指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在河南初露曙光,历经夏、商、东周、东汉、魏晋、隋唐至北宋达到鼎盛,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余年。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均发端于河南,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提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郑州地区考古重大发现层出不穷,如新郑裴李岗遗址、郑州商城、郑韩故城,以及近年来获得十大考古发现的唐户遗址、东赵遗址、望京楼遗址、双槐树遗址等,这些重要考古发现不断更新我们对中华早期文明的原有认识,为重构中国上古史,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书写了中国考古史的灿烂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