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和黄骅港累计煤炭吞吐量3.8亿吨 实现同比小幅增长
我国煤炭资源的80%集中北方,10%在西南,而经济发达、能耗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八省一市只占1.8%。以山西、内蒙古、陕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是我国北煤南运量最大的供煤区,资源禀赋和资源布局决定了我国能源运输格局的主要特征是“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主要运煤大通道是“大同—秦皇岛港”、“神朔黄—黄骅港”、“蒙冀—曹妃甸港”。 近中期北煤南运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运力不足,国家及相关省区都在想方设法改建、扩建铁路和港口通道,以提高煤炭转运能力,缓解东南沿海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截止今年12月下旬,我国第一和第二煤炭运输通道的主要出海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3.8亿吨,同比保持小幅增长态势,两港煤炭吞吐量占整个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的51%。
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需求大、增速快,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南方地区煤炭及用电需求较为旺盛。为确保社会和经济秩序稳定、民生用电得到保障,秦皇岛港认真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多措并举做好煤炭保供增运稳价任务,发挥煤运主枢纽港重要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个性化精准服务水平,科学编排车船装卸计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全员保电煤顺利供应和运输。此外,秦皇岛港还抓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努力提高煤炭运输效率,实现“来多少车,就卸多少车”,确保大秦线运输通道保持畅通;增加有效库存,消除市场恐慌情绪。
“第二运煤大通道”运费最低,货源腹地煤质最优,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一条运煤大通道。内蒙鄂尔多斯、陕北煤通过朔黄线外运至黄骅港,运距要比经大秦线、蒙冀线外运至环渤海其他港口运距近30-500公里不等,铁路运费相对低廉。今年以来,黄骅港充分发挥能源集团矿、路、港、电、运一体化经营优势,克服极端寒潮天气、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强化生产组织,运用“5G+北斗”技术,实现煤炭运输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煤炭装卸效率,有力保障了能源稳定安全供应。
黄骅港、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位居我国运煤港口第一和第二,较好发挥能源供应与运输“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吴梦)